Skip to main content

AI • 物聯網 • 網路邊緣

ViTel Net 檢驗遠距醫療

遠程醫療的未來

當我們學著生活在飽受 COVID 影響的世界時,我們體驗醫療保健的方式很明顯已永遠改變了。儘管還是有可能親自去看醫生、前往診所或醫院,但遠距醫療卻不會改變。然而,患者、服務供應商,以及或許是最重要的醫療保健系統是否已準備好迎接這項新的事實?

可擴充虛擬醫療解決方案供應商 ViTel Net策略長 Richard Bakalar 博士在遠距醫療上的經驗豐富,令人印象深刻。這些經驗是他在跟隨白宮出國訪問、照顧受到國內自然災害影響的患者,以及帶領海軍過渡到遠距醫療期間所獲得。他將與我們一同探討從疫情大流行時的遠距醫療所汲取的經驗教訓及其挑戰,以及整個醫療保健領域如何能在未來受益。

從患者和供應商的角度而言,遠距醫療的價值為何?

便利是一大優勢,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因素是適時取得正確的資料。面對面護理的挑戰之一在於患者請求護理或排定進行護理,和患者出現問題之間往往會有所延遲。在遠距醫療領域中,您卻可以同步進行。

您還可提供背景資訊。就診期間患者可能會待在家中,因此您可能會在視訊的背景中看出一些端倪;例如,可能會顯示出環境因素上的缺陷。當患者在診所或醫院的環境中就診時,醫師可能就無法取得這類資訊。

因此,取得更多背景資訊、更及時、更便利,甚至擁有更頻繁進行評估的能力,這一切都為最佳化護理措施排程和護理環境提供極大的靈活性。在需要提供實際狀況時,有時候面對面就診更有優勢。然而,如果有時效性的問題,這時虛擬就診可能是更佳的選擇。

在您漫長的遠距醫療生涯中,您學到了什麼經驗?

當我從軍方轉換跑道到民營企業時,有幸成為美國遠距醫療協會(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的主席。我們在那裡學到的是,許多組織擁有的遠距醫療專案都是分別針對不同的科室。而針對遠距醫療對這些科室在護理上的影響,這些專案均分別造就出獨立的可行構想。我在早期學到的是,可能需要更多有條理的方法。

比如說放射科,各個醫療專科中都不會設有獨立的放射科;而是會在醫療系統中設立可支援整體護理過程的放射科部門。遠距醫療則能夠利用這種模式,也就是說我們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無論是就步驟準則、商業,甚至是技術基礎架構等角度而言,只要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小地方,就能在單一平台上採用專科模組。此外,此模式也不一定只適用於遠距醫療計畫,其實也可應用在創新計畫上,遠距醫療就是創新計畫早期的使用案例之一。

我早期學到的一個經驗是:管理需要集中、技術需要集中,並且領導層需要從技術、行政和臨床角度,由上到下為計畫提供策略支援。不過,創新技術實際上是由下到上,亦即來自現場的最終使用者(例如,在醫院的病床邊)。創新是由下而上,而支援則是由上而下。當您擁有這種跨領域學科的管理方式時,遠距醫療就能往多方拓展,並且十分有效。

實施臨時遠距解決方案的挑戰為何?

採用我所謂的「應用程式商店法」來進行遠距醫療是一項挑戰,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式,它們不一定會相互連結。這些應用程式間不會有資料流動,工作流程不會完全整合,在不同的應用程式間也不一定會看到標準化的報告。

然而,工作流程和報告卻必須加以整合。因此,具備眾多模組的平台便能夠讓您完成這項任務,同時還具備報告和資料擷取功能。這個平台也能夠連回紀錄系統,像是電子健康紀錄、影像 PAC 系統,以及業務與相關財務系統。這些系統皆需要協調一致,以利提供遠距醫療服務。

為何在醫療保健業中整合遠距醫療如此困難?

民營企業的做法相當分散。各個獨立部門均擁有獨立的專案主持人或個別技術,且資料全為獨立保存。醫療保健業也尚未建立遠距醫療的商業模式,因為傳統意義上的補償十分有限。

因此,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轉變管理、技術基礎架構、業務補償模型和過去 10 到 15 年的法規障礙。此外,還要讓患者和更重要的供應商採納和接受。供應商對於採用這項技術十分猶豫不決,因為在 COVID 出現前,他們十分忙於面對面護理的事務。隨著 COVID 來襲,他們必須採用這項技術來向患者看診,也因而體認到這項技術的價值。

在後 COVID 疫情時代,即將浮現的問題便是患者數量多於可用的醫師數量。我們在整體取得醫療保健服務方面也仍然有問題。因此,問題是如何在整個醫療系統中更有效地利用有限資源(醫師資源、輔助醫療資源、其他人力資源),才能為更多民眾提供更好的護理,並且更公平地分配資源。

不過,我認為仍有理由保持樂觀,因為患者已看到其中的價值。他們會在工作中使用視訊會議;他們會看影片來尋求娛樂。所以,他們會認為:「醫療保健服務為何不能透過視訊來進行?」因此,未來的患者將會要求能更善加利用遠距醫療服務。醫療系統將會體認到在許多情況下人力不足時,遠距醫療就能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

然後,付費者已經察覺到,從長遠來看,遠距醫療其實能為他們省錢,特別是用於慢性病情況或是醫院醫療系統中的高成本服務時。即使在基礎設施擴充前的個別醫療照護費用會更加昂貴,但偶爾進行護理可能就比較便宜。

關鍵在於,如果您擁有多個應用程式,維護這些介面便所費不貲。但如果您使用擁有多個模組的單一平台,電子健康紀錄、資料倉儲和財務系統等介面維護起來就會變得更加輕鬆。這也是眾多組織必須在未來進行的部分投資之一。

ViTel Net 如何有助於精簡和整合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有許多組織要求修改電子健康系統,以支援不斷變化的付款要求和法規。然而,遠距醫療在過去處於次要地位。在過去的一年半中,這種情況一直不斷變化,但這並不會改變以下事實:EHR 的主要設計旨在成為交易系統;卻未設計成可自訂、可設定的工作流程引擎,亦即能滿足遠距就診需求的引擎。

ViTel Net 可發揮的關鍵功能是敏捷。我們可以在我們的平台上做出極快速的改變,然後與交易系統共用關鍵元件。這個情況會同時發生在前端與後端,即提取人口統計資訊和歷史資訊,然後在交易結束時將醫療照護摘要結果放回電子健康紀錄中。這樣可延續面對面護理和虛擬護所需的護理措施。我們能協助虛擬就診,並提供視訊會議和語言處理,這些是電子健康紀錄不適合處理,但虛擬就診卻需要的細節。

遠距醫療領域中是否有語言處理等角色?

人工智慧技術即使在語言處理等最基本的層面中也很重要,尤其是當您開始觸及更多樣化的群體時。並非所有人的第一語言都是英語,而患者及其家庭成員,以及廣大的醫療網絡均必須能與醫療系統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因此,我們已納入遠距醫療平台的其中一項服務便是語言服務,無論是視訊還是音訊,並提供多種語言。

其中一項挑戰是資料倉儲中缺少了過去幾年透過虛擬問診所產生的所有資訊,因而錯過利用它的機會。現在要問的是,為何資料倉儲中沒有那些資訊?這是因為大多數交易系統(電子健康紀錄)並未針對遠距醫療進行程式編碼。以往,這只是其業務的極小部分,有點像是捨棄其業務的小細節所造成的結果。而虛擬問診通常是單一活動,而非持續性的醫療活動,所以這不是問題。

然而現在,隨著我們開始提供慢性病護理,透過虛擬問診所產生的資訊對於準確分析患者與群體健康將變得益趨重要。因此,正確進行程式編碼的能力、能將這些資訊納入資料倉儲中,以及更全面瞭解患者的能力,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更準確的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對此將至關重要。

娛樂、零售和金融行業已完成其中最主要的工作,這是採用其中一些新技術的絕佳機會,我們可以借助其經驗,將這些能力用於醫療保健領域。

醫療保健組織如何為成功做好準備?

好消息是遠距醫療已處於數位轉型之路的第三波浪潮中。它始於 1990 年代初期的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接著是電子健康紀錄,如今則是遠距醫療平台。從前兩波浪潮中所學到的一件事是,您會希望與即將共同投資的組織合作。這些組織是否會分擔風險?它們是否可靠?它們是否創新?也許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否會提供您所需的支援;不僅針對初步執行,同時還針對持續的創新、訓練與支援,這些對於使投資在未來顯露出價值是必要的。

我一向喜歡問原因:「為何你要這樣做?」而不喜歡問方法。方法在現今其實非常容易,因為各種技術很豐富且強大。高層領導必須定義各種目標:為何要在特定時間為其組織採用遠距醫療。以及,他們未來希望如何利用它?所以這是第一步,亦即管理方面。

第二步便是組成一個跨領域學科的團隊,這樣不僅可擁有技術人員代表,同時也有營運人員,這些人員必須從投資和商業模式的角度對專案提供資金與支援。然後臨床醫生必須參與其中,以便他們能告訴您什麼是實用的、需要些什麼,以及痛點在何處。

而且我始終認為遠距醫療並非一項技術,而是一種服務。它是各個組織在發展其計畫時必須考慮的一項重要概念。遠距醫療領域也必須提供面對面醫療所需的所有功能。

相關內容

如須進一步瞭解遠距醫療的未來,請收聽我們的播客「Virtual and In-Person Care Come Together with ViTel Net」(虛擬與親身醫療結合 ViTel Net),並閱讀「遠距醫療是照護的未來,而未來即在眼前」。如須瞭解 ViTel Net 的最新創新,請前往 Twitter 關注 @ViTelNet,以及 LinkedIn 關注 ViTel Net

 

本文由 insight.tech 資深編輯 Christina Cardoza 編輯。

作者簡介

Kenton Williston is an Editorial Consultant to insight.tech and previously served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publication as well as the editor of its predecessor publication, the Embedded Innovator magazine. Kenton received his B.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2000 and has been writing about embedded computing and IoT ever since.

Profile Photo of Kenton Willi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