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智慧建築資料轉換成重要 KPI
請想像一座智慧建築。假設是一間台北市的百貨公司。設施經理注意到今年冬天的電力消耗比平均高出了 17%。
一般人或許乍看之下會將這不合理的高電力花費,歸咎於當月特別寒冷。但進一步分析建築物的營運資料後,該設施經理得知頂樓的暖通空調機內的節能器風門故障且需要維修。在立即修復後,電力費用恢復正常。
雖然這故事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的確,若將暖通空調機、照明、電力以及其他系統連接到一個智慧、中央控制的智慧平台,建築自動化系統確實有助於最大化效能並降低成本(圖 1)。然而,若想善用此基礎架構,意味著需要從不同子系統中提取資料、將資料彙總,然後建立有用的相關性。
上述的情境只有在克服某些複雜的技術障礙後才可行:
- 資料提取:智慧建築內的不同端點和裝置,大多採用不同的通訊協定進行溝通。然而,它們都必須與單一且統一的智慧建築分析平台做整合。
- 資料彙總:資料擷取後必須標準化;但每套智慧建築系統在產生資料時,可能會使用不同格式、結構式或非結構式、連續時間序列或關聯式,甚至是使用不同單位的資料(例如 kWh 和 ºF/ºC)。
- 資料分析:標準化後的資料必須要經過分析,才能轉化成有用的資訊。遺憾的是,大多數的分析平台都專為特定領域或目的打造,且對於一般用途的使用案例(如智慧建築)來說過於侷限。
而要進行這一切還必須要考量到關鍵利益攸關方。物聯網資料分析的基礎架構通常更著重於資料擷取,卻不夠重視可能使用該資料的人士以及資料用途。
「若能將分析演算法套用到您的資料上,便能讓您偵測可能導致退步的趨勢,或是可能被視為退步的效能損失,」 SkyFoundry 的共同創辦人 John Petze 解釋道。「但假設您辦公室內的室溫為 30 度,您根本不會在乎空調有沒有在吹。嚴格來講,機器並沒有完全壞掉,但對您來說已經算壞掉了。」
資料分析:從擷取轉換成 KPI
SkyFoundry 這家物聯網軟體開發工具供應商,針對智慧型建築設計了 SkySpark 分析平台,有助於業主和作業人員實作有效的資料分析策略,如虎添翼。該解決方案採用「邊緣到雲端」的基礎架構:在邊緣裝置上,該平台提供一套低耗能軟體疊層,可以部署到以 Intel® 處理器為基礎的物聯網閘道,以及到可執行 Java 虛擬機器 (JVM) 的端點上。這個疊層能從各個現場總線協定(如 BACnet IP、Modbus-TCP、MQTT 以及 OPC UA)擷取資料,並封裝在 Arcbeam(一種叫 WebSocket 型的點對點協定)中。
在雲端中,Arcbeam 會將這些封包傳輸到 SkySpark 多結構化、連續時間序列的 Folio 資料庫中(類似融合記憶體資料庫和如同 SQL 關聯式資料庫的成品)。該技術採用 Project Haystack,這是一項開源語義資料模型標準,提供多種來源的延伸標籤方式,以便在單一資料庫實例中進行標準化。
這些元件能解決在智慧建築這種使用案例中,從多個子系統擷取資料並將其標準化所遇到的技術難題。接下來,要如何運用這些資料呢?這正是最困擾 IT 及作業團隊(尤其是沒有資料科學家或分析人員的團隊)的問題。
SkySpark 利用內建分析功能的資料庫來解決這個問題,該資料庫可用於針對擷取資料執行規則或演算法。專為各行各業以及終端使用案例設計,缺乏或甚至沒有專業知識的使用者也能利用這些內建功能,將原始資料轉化為有用的分析資料。
「分析功能庫」可以執行應用層級的資料分析,省去大樓營運人員在茫茫資料中尋找指標的麻煩。事實上,甚至設定平台,讓指標主動送到營運人員面前。
SkySpark 平台會根據 Folio 資料庫內的資料和搜尋結果,自動產生視覺化圖片、通知以及報告(位於可自訂的控制面板中)。控制面板支援幾乎所有形式下類型的資料,而且使用者透過「View Builder」工具(圖 2)輕鬆點擊進行更動。
接下來,可立即使用的 SkySpark 應用程式,將能協助使用者以最適合手邊使用案例的方式,釋義並呈現分析資料。舉例來說,一個 KPI 應用程式能將興趣點以直覺式的 HTML5 形式呈現,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這些應用程式中的即時資料和分析結果,能透過開放 API 輸出給第三方系統,讓現代、先進的物聯網分析資料與現有企業軟體整合。
策略第一,資料第二
像 SkySpark 這樣的靈活分析工具,可以整合至現有的大樓自動化基礎架構,只要確保軟體有足夠的效能、效率、網路與安全性來執行虛擬機器,並可將端點資料連接到雲端上。由於 Intel 處理器技術已在各種 BAS 部署中執行,基本上可以流暢地轉型到有用、資料導向結果的流程。
如此一來,組織便能把資料分析工作的重點,放在尋找對關鍵利益攸關方重要的 KPI 上。但這點說的比做的容易。舉例來說,營運長與財務長可能會想要根據電力消耗、使用率、維修成本以及環境風險因素,來計算不同地點的營運成本。而銷售經理可能會需要參考天氣評估、數位標牌內容、以及這些內容對店內人流的綜合影響。
的確,只要能存取所有的資料,幾乎就可以創造無限的分析成果。面對重生可能性,開始智慧型建築轉型的最佳途徑,就是擬定一項不會耗費巨資的策略。